南宫·NG28(China)官方网站

公司新闻

国内首证 | 南宫28基因猴痘病毒核酸检测产品正式获批!

2024.08.20

文章来源:赢享分子诊断公众号(ID:daangenescb)
 
2024年8月18日,南宫28基因自主研发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43401527,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猴痘病毒检测产品

2024年8月14日,WHO宣布由于非洲多国猴痘疫情不断升级,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时隔两年,WHO第二次为猴痘拉响最高级别疫情警报。中国海关总署在15日发布公告,要求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

我国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
 
猴痘病毒归类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对人类致病的4种正痘病毒属之一,另外3种是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1958年首次在猴子中发现猴痘病毒,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标本中首次分离到猴痘病毒,为首例确诊的人类猴痘病例。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非人灵长类动物。
 
2021年以前的猴痘疫情主要在中非和西非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传播,并通过家庭或旅行方式偶尔播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2022年5月以来,全球多国暴发的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

 
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潜伏期为5~21天,多为6~13天。症状早期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常经过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至痂皮脱落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皮疹可同时存在,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可累及口腔咽喉黏膜、肛门、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痂皮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2022年以来全球多国猴痘暴发疫情中,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较轻,部分病例无全身症状,皮疹仅限于生殖器、肛门直肠黏膜部位,死亡病例主要为未得到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2022年以来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区病例的病死率约为0.1%。

 
根据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猴痘防控方案》,开展医疗机构、重点人群、入境人员和重点场所等多渠道监测是防控猴痘的重要一环。

针对入境人员,海关总署发布的公告要求: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人员将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并开展采样检测
 
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首选皮肤或黏膜病变部位标本,可同时采集口咽拭子标本。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预防猴痘主要为减少与确诊或可能的猴痘感染者密切接触,特别是性接触;尽可能避免与陌生人发生性接触。
·目前国内尚未有猴痘疫苗上市,但多个单位已有研究和准备。此外,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目前国外也主要是采用天花疫苗用于猴痘病毒暴露前和暴露后的预防。
 
面对猴痘疫情,应积极开展医疗机构、重点人群、入境人员和重点场所等多渠道监测,对于猴痘样症状者、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尽快采集标本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及时阻断疫情传播!